双增压魅力剖析 VAG 1.4 TSI TwinCharger EA111
动力诸元
引擎代号 EA111
排气量 1390c.c.
压缩比 10:1
缸径x冲程 76.5x75.6mm
汽缸设计 直列4缸16汽门
引擎设计 DOHC双凸轮轴
最大马力 185hp/6200rpm
最大扭力 25.5kgm/2000~4500rpm
搭载车款 Audi A1 Sport/VW Golf GT/VW Golf TSI/VW Scirocco 1.4 TSI
机械+涡轮增压
小排量大马力
引擎加装涡轮增压系统虽然可以大幅提高动力输出,但小排气量引擎难免会出现涡轮迟滞现象,针对这个问题,VAG集团开发出一颗代号为EA111的1.4L TSI引擎,这颗引擎最大特点就在于採用机械增压+涡轮增压=双增压系统。之所以採用两种增压系统,主因在于各有其优缺点,且恰为互补。机械增压的优点在于:引擎在低转即可有作用、增压迅速、不需额外的润滑冷却系统,缺点则是:需透过皮带带动增压转子,容易耗费引擎动力,且高转速的增压效率不佳。至于涡轮增压的优点是:由于以排放废气作为动力来源,所以运作效率极佳,不会造成引擎额外负担。缺点是:在排气量较小的引擎上,中低转速的增压效果不足、涡轮迟滞现象明显,且涡轮本体会蓄热产生高温,增加引擎热负荷。

所以理论上来说,同时使用两种增压系统是效率最高的增压系统,在过去因为开发成本过高,以及可靠度不佳的问题,少有车厂运用在量产车上,不过1.4 TSI引擎的量产,似乎代表VAG集团对于自家的製造技术与设计能力有着充分的信心。不过要同时使用两套增压系统,引擎本身以及周边系统相对须有所强化,才足以因应付双增压系统所带来高温/高压的额外负荷。为此1.4 TSI的气缸上座採用传统的铸铁材质,没有跟随时代潮流改用铝合金材质,原因在于灰铸铁的刚性与强度较佳,较能承受双增压的负荷。活塞部分是铝合金压铸而成,且为了顺应缸内直喷的油气混合需求,活塞顶部形状乃透过电脑模拟设计而成,可使进入燃烧室内的空气形成稳定的涡旋气流,加速与燃油的混合速度,而活塞裙的表面则经过渗碳硬化处理,以增强硬度并降低与汽缸壁间的摩擦力。至于曲轴则採锻造材质,不但可增加耐压强度,且平衡性较佳的特性,也可降低运转震动情形。其实这颗引擎早在2006年时就已发表,当时搭载的车型为Golf GT MK5,且一直沿用到现在,最新搭载的车型为Audi A1,笔者就透过这部车,来为这颗引擎进行更仔细的介绍。这颗同时也使用在VW多部车款上的双增压引擎,机械增压本体安装于引擎后方,并且以皮带进行驱动,涡轮增压本体则在引擎前方,原厂透过缜密的电脑控制阀门与压力感知器,让两套系统得以衔接与互补。
相同排量不同动力
A1 Sportback
2010年的日内瓦车展中,Audi为全球车迷带来家族中最年轻、动感的成员A1,并且于2012年初在发表多了两片门的A1 Sportback车款,在外观设计上,A1 Sportback基本上仍然维持了A1原有的车身设计,从车头中央的六角盾形水箱护罩到新家族风格头灯,以及LED昼行灯条等,为A1 Sportback带来极为年轻化的外观气息。而在车侧线条上,多了两扇后门的A1 Sportback,C柱的线条看似较为直立,在A1原有的动感气息中,A1 Sportback多了几分实用价值。

动力系统部分,Audi为此车準备了两套引擎系统,有趣的是这两颗引擎严格来说算是同一具引擎本体,不过在周边增压系统不同的情况下,使得动力数据有了极大的差异。首先等级较高的Sport车型,搭载的引擎为这次介绍的这具1.4L TSI双增压引擎,最大马力与扭力分别为185hp/6200rpm、25.5kgm/2000~4500rpm,较过去同样搭载这颗引擎的车型拥有更强的性能表现,使其拥有0~100km/h:7.0秒,极速227km/h的加速成绩。

至于一般车型则搭载单涡轮增压系统的同颗引擎本体,出力降低到122hp/5000rpm、20.4kgm/1500~4000rpm,0~100km/h加速成绩为9秒,极速则有203km/h。从笔者的角度来看,其实两套引擎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,只有需求不同的选择,前者虽然性能强劲,但车价高维修费用也高,后者则有省油好养的优点,这也正好说明现今引擎科技早已突飞猛进,许多设计都保有变化与升级空间,「只要车厂愿意,弱鸡也能变猛禽」!





